雖然2017/3/17施行細則草案公告中明確載明可以使用週年制、曆年制、會計年度制。不過,還是比較建議大家儘可能使用週年制,簡單好溝通。
這次我們分享給大家參考的檔案含括曆年制/會計年度/週年制特休假核算、特休請假管理功能。
基本上給假還是跟週年制一樣,只是年資核算特休的部份結算時以到職週年日為分隔,計算該年度前後不同年資可休天數後再加總。
例如2014/6/1到職,2017年核算給假:
1.按 2017/1/1-5/31當年度天數比例 * 年資核給年假(7天).因此段年資滿2年故可休天數核算結果為2.9。
2.計算2016/6/1-12/31當年度天數比例 *年資核給年假(10天),計算結果為5.86天
因此, 該員工2017年給假天數為 2.9 + 5.86 = 8.76天, 實際各公司會按半天半天算或轉為時數。
使用時請確認公司採用的制度,避免誤用。至於曆年制及週年制差異,在此不再贅述。
講了這些看的人應該還是很模糊,趕緊從範例檔看看跟你想的一不一樣吧!
本工具僅供學習特別休假制度的參考,不提供密碼,實際請依公司需求計算(條件不得低於勞基法給假規定)
這次我們分享給大家參考的檔案含括曆年制/會計年度/週年制特休假核算、特休請假管理功能。
基本上給假還是跟週年制一樣,只是年資核算特休的部份結算時以到職週年日為分隔,計算該年度前後不同年資可休天數後再加總。
例如2014/6/1到職,2017年核算給假:
1.按 2017/1/1-5/31當年度天數比例 * 年資核給年假(7天).因此段年資滿2年故可休天數核算結果為2.9。
2.計算2016/6/1-12/31當年度天數比例 *年資核給年假(10天),計算結果為5.86天
因此, 該員工2017年給假天數為 2.9 + 5.86 = 8.76天, 實際各公司會按半天半天算或轉為時數。
使用時請確認公司採用的制度,避免誤用。至於曆年制及週年制差異,在此不再贅述。
講了這些看的人應該還是很模糊,趕緊從範例檔看看跟你想的一不一樣吧!
本工具僅供學習特別休假制度的參考,不提供密碼,實際請依公司需求計算(條件不得低於勞基法給假規定)